專題切入點
親子專題 - 認識自己有光 有感公民
創意生活 - 科技與古城的對話 品味小鎮生活風格
觀光消費|企業CSR點亮偏鄉|文化創意產業
社區參與、社會設計 |小鎮文創趨勢|建築室內減光的照明設計
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 恆春古城故事多
在恆春小鎮,有一種平凡無奇的競爭力
ordinary life's extra-ordinary 生活場域,最溫柔的感光時刻
為台灣打亮在地文化生活,聚焦小鎮生活的美好
點亮常民生活的結晶 找回世代認同 凝聚向心力 才是真正的任務
光 在此 是媒介
「世界到底要看見台灣什麼?感光團隊透過「光」的媒介,引導大家的視角聚焦台灣被遺忘、最草根,對世界而言極為獨特的角落。」透過光的線性引導,讓人重新看見台灣在世界上最值得驕傲的「光」。基金會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建立在地信心上,並且透過推廣與陪伴,建立信任關係,做長遠規劃,不只是讓古蹟亮起來,而是讓人重新回到這裏。吸引人們重新回到純真、樸實,具有凝聚情感與力量的小鎮。
用文化讓世界看到台灣
《撫浪屏東》10月號
【夢君木藝,製琴彈夢】
夢君木工坊原以裝潢為主,但是從2013年加入屏南社大製作月琴的計劃,才正式投入心力研製屬於恆春的老琴新調。「剛開始依樣畫葫蘆,但是聲音悶悶的,不夠響,就開始試驗,不好就打掉重做,」游夢君說,改變最大的是將琴橋拉高,響孔挖大,共鳴箱的板面磨薄,琴軸距離變寬以及改變調音方式,減少鬆脫,也讓琴頸與琴身接處有個圓弧線條,演奏者有流暢的指法可以在這把琴上演繹,亦可讓聲響更為立體,「起初改完,變成三味線的感覺,又再改,加入吉他、小提琴的特質,因為這把月琴屬於恆春半島。」--夢君木工坊在
【逆風手,燒烙滿州調】
五年級生王明堂老師,十六歲離開恆春,隻身上臺北習藝,原做金飾雕刻,但是1997年後產業外移,便又學木藝及木屐製作,「我阿公是個詩人,小時候住在滿州門馬羅山附近,就我最愛躺在他身旁睡覺,他會做詩唸詩,要我畫情境圖,培養了我對美學藝文的興趣,」直到2000年返鄉,他開了間「恆春錫安木屐王」,還提供刻字服務,「因為本身對創作的熱情,學得多,反而可以應用在這些事物上,就會與眾不同,」他讓客製木屐加上獨有書體、雕刻、烙燒。當初他回鄉看到演奏民謠的藝師月琴都用簽字筆塗鴉,怎麼讓月琴精品化?便用烙燒藝術將朱丁順老師的月琴敷上仿真人像,圖文藉以熱度深淺暗明的技法,化月琴為藝術,不只是樂器,還因此出國展覽數次。--逆風手藝術畫堂(恆春錫安木屐王)
【老醫院.老調新韻】
距離恆春轉運站步行不到五分鐘處,有座五十年老建物素雅清幽,在地人知道這是高東輝醫生致力奉獻醫療事業的「高外科醫院」,這裡有民謠歌手陳達與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的故事,還有醫生夫人高李正姬女士婉轉細唱的小調樂章,「醫院收起來後,我有自己的時間,學月琴與唱民謠,還沒有屏南社大時,大家都是在這裡教唱練習,」她曾是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理事長,在任時編收歌詞,認為恆春民謠是半島獨有的文化標誌。二年前,女兒高佳慧海外歸國,保留醫院原格局,用人文元素化去病院的冰冷印象,開啟老房子的「民宿」新生命,當你海上遊樂與大街瘋狂後可以好好養精蓄銳,是間用老物妝點的清新客棧。若有緣,遇見80歲的高媽媽,聽她說一曲屬於恆春的調子,戀上這座古城。
南門+緣 屏東縣恆春鎮光明路338號
【孩子,就是未來的歷史】
幼年自竹田移居恆春的陳麗萍老師,現任思想起民謠促進會執行長,多年來致力於培育恆春民謠傳唱的種子。從指導兒童樂隊,為恆春民謠編新曲,到邀請不同的音樂人跨領域合作,為民謠注入新的傳唱元素。陳老師鼓勵孩子快樂學習,創作臺語歌詩,組成「落山風的囝仔」,與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音樂團體交流,以月琴彈唱民謠之外,亦結合多種樂器,融入客家、原民等不同曲風,還加入戲劇、舞蹈的表演,向國際發聲。快樂玩音樂的思維,讓恆春民謠跳脫苦澀、滄桑,變得活潑、有趣,而且多元。今年,陳麗萍老師在屏東市構築「四季村舍」傳承古城的民謠風華。陳老師的創新並非反傳統,其實她經常思考著,如何保留長者的聲紋,或使它成為時尚。但她也強調:「老人家唱過去,中生代唱現在,孩子們唱未來。孩子,就是未來的歷史。」四季村舍文化生活工作坊
【感受琴韻歌詩的核心】
大光里的吳登榮老師,與民謠大師陳達同鄉,曾跟隨朱丁順老師學習月琴彈唱,亦是恆春民謠比賽的常勝者。吳老師會製作月琴,他指出:「月琴的材質、共鳴箱或彈片不同,彈奏出的效果就不一樣。民謠彈唱,是以琴來搭配人,唱為主,琴為輔。」吳老師用自製的月琴彈了一曲〈五孔小調〉,唱詞旨在勸孝:「父母無親誰卡親?父母無重重何人?千兩黃金萬兩銀,有錢難買父母身。」隨即又彈唱臺語流行歌〈望春風〉,這不經意的音樂跨界,聽起來一點違和感也沒有,只覺月琴的韻味,宜古宜今,比起吉他,毫不遜色。
【推瓊麻、揀花生的兒時記憶】
信手彈唱一曲〈思想起〉,陳英老師說:「恆春民謠的曲調和唱腔,是我十五、六歲,隨父親推瓊麻、同母親揀花生時,跟著他們哼唱學會的。民國七十幾年,前鎮長戴坤霖積極推廣恆春民謠,當時我向張新傳、張文傑學彈月琴,屢屢在民謠比賽中得名。」
陳英老師又即興唸歌:「二次大戰个時代,男女嫁娶無豬刣;物資缺乏配給來,借肉請客可憐代。」悠揚的琴韻歌詩裡,蘊含著兒時的記憶,從前生活的甘苦,以及對時代的感懷。不同的場合、情境,陳英老師可以編唱不同的詞。她神采奕奕地描述自己如何教學生月琴彈唱,我看見慈祥的長輩,在恆春民謠裡,找到自信和成就感。
【發光的滿州民謠魂】
位在山海交界處的滿州鄉,是著名的觀光勝地,而這裡也是民謠的搖籃。民謠是滿州最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,將民謠傳承下來與發揚光大的,是一群婆婆媽媽,她們在已故的鍾明昆教授(1935-2013)的感召與教導之下,在忙碌的家庭與工作之餘,硬擠出時間,勤奮的學習民謠,並將歌聲傳遍全臺灣以及海外。目前這群婆婆媽媽有二十多人,年齡分布從八十幾歲到五十幾歲,以滿州村人數最多、港仔次之、港口又次之。其中最年長、出生於1933年,大家都暱稱她「阿嬤」的張日貴女士,是大家的老師,也是滿州之光,她獲得文化部授證「人間國寶」的最高殊榮,是最重要的傳承人。阿嬤有兩位藝生,分別是張碧英(1947年生)與張錦桂(1953年生)老師,她們數年來跟隨阿嬤,學習她所有的歌謠,以及彈奏月琴的技巧,並至中小學教學向下扎根,接下傳承滿州民謠的棒子。